【记者节】光影逐梦,用镜头记录光和热

来源:实业总公司作者:赵卓璇 时间:2023-11-06 字体:[ ]

以聆听与观察感知五局发展,用热爱与责任讲好五局故事,这就是五局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所在。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形容对“五局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体验,我想我们都会选择“看见”这一词。每一位五局新闻工作者都有同样深刻的感触,那就是每一个五局职工对于五局高质量发展的的重要性,以及五局高质量发展也正是因为许许多多平凡岗位上专注认真的五局职工而更有温度和亮度。

2023年11月8日,在我国第24个记者节,我们选取了三个融媒体分中心的基层新闻工作者,从他们最新的短视频作品谈起今天的话题:保持热爱,不断追寻!

苟叶皓:平芜尽处总是春山

11月4日18:02分,本应该是双休日的悠闲傍晚,五局汇彩科技的新闻宣传员苟叶皓刚刚结束《你好,记者节》的视频制作。11月3日内完成主题rap词的写作、脚本的敲定、演员的沟通、歌曲的录制以及拍摄设备的准备,11月4日内完成拍摄、选片、剪辑和后期处理。两天完成一个主题视频,这是当下五局新闻工作者的常态,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也是技术能力的硬指标。从历年发来看,今年苟叶皓自主制作的主题视频已经在五局抖音号和视频号发布了8个,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高产者。

“我无数次被采访和拍摄过程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作业现场真实的一线画面总是能引起共鸣的存在。”10月20日,苟叶皓和笔者一起奔赴五局物流完成现场拍摄后,看着被泥土包裹完全的鞋面发出由衷的感慨。“他们保持着一天24小时的随时待命状态,昼夜不停的接送车皮和调车作业。”当文案中的字幕走下现实的拍摄场景,晚上9点整,苟叶皓在调度室扛着云台稳定器拍摄一个工作对接的镜头,真实“演员”之一的班组长在短短2分钟内被对讲机喊走3次,处理车皮装卸作业的具体问题。在宽广的作业区,有无数手持或者顶戴的作业灯,一盏灯一个人,广元深秋微寒的天气和热火朝天的作业画面截然相反却又融洽和谐,煤炭产品的灰黑色难免会在衣服和露出的脸部沾染印记,当运营部班组“00后”的小伙子骄傲的说“我们已经连续干了27个小时”的时候还精神饱满的状态,苟叶皓下意识的加快了拍摄的进度和临时调整拍摄的方式,只为让他们能多休息一会儿。

其实在2021年拍摄五四主题视频的时候,苟叶皓也来过这里,还因为拍摄任务的需要临时学习了正面吊的简单操作方法。在五局物流,运营部班组的全体成员都是“多面手”,人人熟练掌握“铲车”“正面吊”等十几种作业车型的驾驶技术,完成拍摄任务回来后苟叶皓逢人便提起“多面手”们的精湛技术。平芜尽处总是春山,从《保持一米安全距离》到《想要成为怎样的女性》再到《父亲的大坝》,每一次视频制作对于苟叶皓都像是穿越平芜,在更为真实的贴近一线、贴近现场、贴近感动中完成新闻宣传工作,在每一次的作品中抵达尽头的“春山”。

谭娟:未尽之处不是遗憾

新闻工作者的常态就是:一直在路上,尽可能挖掘,尽量去呈现。每一次新闻宣传作品的呈现,无论是否有遗憾,未尽之处总会有下一部作品来弥补和成长。

每次谈到自己的第一个视频作品,五局江津和习水高速运营管理项目的新闻宣传员谭娟总是觉得有遗憾:“如果当时我的镜头构图更向左偏一点就好了,如果我的剪辑逻辑更有节奏感一点就好了……”同事们总是笑着说谭娟对自己要求太严格,但是在谭娟看来这些“未尽之处”才是鞭策自己一直往前走的动力所在。

谭娟的动力有三个关键词,热爱,记录,以及价值实现。“热爱”是所有事物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谭娟对于短视频的拍摄和制作工作可以用的上“痴”字。工作之余,她在抖音、B站等各类视频网站搜索研究创意视频和剪辑手法的分析教学视频,从中将与工作实际能够借鉴或者复制的“点”进行剥离,琢磨拍摄的机位、拍摄的角度和剪辑处理的手法,大数据的推送是最不会骗人的,在谭娟手机各类视频网站的推送首页全部都是和“视频”相关的内容。

谭娟将自己定义为浪漫主义者,一个感性的新闻工作者,对于每一个短视频作品的构思都有着丰富的情感解读。从“新闻稿”顺序的拍摄和剪辑,再到“抓眼球”创新的大跨度进步,是谭娟和上级融媒体中心用将近半小时的对接讨论来磨一个镜头的成果,是谭娟和项目一线职工一遍遍亲身示范“讲戏”以求最好呈现效果的结果。2022年9月19日,谭娟完成了自己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作品《水电五局高速运营路巡工作者的一天》。“无论从视觉效果呈现还是整体脚本落地,我感觉自己突破了属于自己‘初学者’的枷锁,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短视频拍摄中去了。”3.15品质运营、反诈宣传等一系列的高质量视频陆续产出,在这过程中谭娟还化身“导师”带出了一个小徒弟,培养其独立完成采、编、拍、制的全流程短视频能力。就像是谭娟的作品《微光》,她想要通过自己的每一个短视频来做项目上无数“微光”的记录者,让“微光”在光影交合的视频画面中熠熠生辉,未尽之处不是遗憾,而是谭娟的下一个更好的作品。

段李强:山水之中都是归途

在2023年五局新闻宣传培训结业典礼上,来自五局建个元高速运营管理项目的段李强被选作“优秀学员”进行代表发言,他开头是这样说的:“……在座的大多数同事都是工程建设项目的新闻工作者,我作为五局多元业务中高速运营管理业务中的代表,显得比较特殊……”正因如此,在五局多元业务领域“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氛围更加浓郁,想法设法从运营管理管理工作的“寻常”和“反复”中来挖掘新闻点,呈现新闻点。

这是段李强第一次参加五局层级的宣传培训,此时距离他正式接手项目宣传工作也不过一个月。从石泸高速到建个元高速,段李强一直在项目综合部,经历了文书、后勤、驾驶员、人力资源等多个岗位,他一直在挑战自己的成长路上。“我对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学习是实打实的从‘0’开始,”段李强实际参与新闻宣传工作要更早一些,并已经有不少短视频作品在五局平台发布,“从‘0’开始写新闻标题,从‘0’开始写脚本,从‘0’开始摁下快门,从‘0’开始让无人机飞起来,没有会不会,只有学不学,这是我一个简单朴素又一直坚持的认知。”

段李强作为泸西本地人,对于构建起项目职工和属地居民的联系更有先天优势,水电五局也一直将云南的这两条高速运营管理项目的特色党建品牌定位为“党建+多民族融合”,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在这过程中,作为项目新闻宣传员的段李强成为了忠实的记录者,他的镜头下记录了五局青年道路保畅突击队受龙岔村村支书请求开展全方位的路面清理排险工作,连续作战十几个小时修好了村民的“归家路”,并帮忙组织哈尼族妇女靠着人力和小面包车将村里的玉米作物运往收费站进行装运,全方位助力秋收工作。在火把节,项目职工穿上当地的民族特色服饰和村民手挽手过传统节日;在六一,项目青年走进乡村小学进行节目表演;在八一,项目党员围坐在一起听村里参加过对越战争的老兵讲过去的故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八个字是段李强在拍摄项目与属地共生发展的动人故事中发出的感慨,这是项目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和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段李强也在云南的山水之间找到了属于自己新闻宣传工作的归途。

在今年十月一日,段李强镜头下穿着民族服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的视频片段选登《电建微言》视频号,他非常的开心,这是肯定更是动力,他表示正在和项目领导申请尝试vlog视频方向的可能性,希望能够制作更多的展现管理质效、科展现技成果、展现项目与属地共生发展的优秀短视频作品。

 水电五局新闻工作者一直在“看见”的路上,看见“五局这些年”——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十周年主题宣传、开展“倍增行动”的五年跟踪、挖掘“科技创新”的高光时刻,全方位对“水、能、砂、城、数”及新兴多元业务领域的发展成果予以展示,我们对五局这些年高质量发展的认知和体会变得更具象、更清晰了;看见“五局这些事”——在收集素材、专题采访的过程中,看到了涿州灾后的晚上从不同方向汇聚在一起的项目支援队伍;看到了在白鹤滩水电站破解“建造体型精准、耐磨防裂的泄洪洞”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工程团队,我们在心底更为清晰地滋长起对于“电建人”“工程人”身份的自豪感;看见“五局这些人”——在采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优秀共产党员、一线故事会的过程中,我们真诚地致敬那些在各自岗位上以执着与奉献演绎精彩人生的平凡英雄。正是因为需要“看见”与“被看见”,五局新闻工作者始终保持热爱,不断追寻,满怀力量奔赴五局在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一线。


苟叶皓(中间)

谭娟

段李强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